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立法处方

立法处方

辨证论治过程的重要一环。通过辨证,确定为某种病证后,根据其病因病机脏腑所属,订立治疗原则(立法),并据以选用方药(处方)。如风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乃立辛凉解表之法,处以辛凉之剂银翘散,随证加减。

猜你喜欢

  • 内踝(huái 怀)

    骨名。又名合骨。出《灵枢·本输)。解剖学同名骨。即胫骨下端向内的骨突。见踝骨条。

  • 蚕衣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即蚕蜕,详该条。

  • 再生丸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 篡(cuàn 攒)

    会阴部。位于前后阴之间。《素问·骨空论》:“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 红毛大戟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红大戟,详该条。

  • 外台走马汤

    见《金匮要略》。即走马汤,见该条。

  • 小儿阳厥

    即小儿热厥,详小儿厥证、小儿热厥条。

  • 产后喉中气急喘

    出《经效产宝·续编》。即产后孤阳绝阴。详该条。

  • 八十一难经

    书名。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旧题秦越人撰。约成书于秦汉之际。以问答形式论述了以基础理论为主(也分析了一些病证)的81个问题。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

  • 周颋(tǐng 挺)

    【介绍】:见昝殷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