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喉痧正的》。即喉痧。清·叶天士云:“雍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疼痛肿烂,一团火热内炽。”参见烂喉痧条。
①九候之一。《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②伤寒传经,每日一经,六日传遍六经,为一候,或以七日还太阳经为一候。③节候。五日为一候。
见《中药志》。为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出《赤水玄珠》。指月经,详该条。
【介绍】:参见郑宏纲条。
眼的部位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该条。
书名。2卷。清·傅山撰。原系抄本,至1827年始有刊本。本书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分伤寒、火症、郁结等23门,每门分列病证,先论后方,末附杂方、小儿科及女科等,其中女科内容,多系《傅青主女科》所未载者。
【介绍】:见郭居易条。
【介绍】:北宋人。又名自清。本为禁军,当过道士,后改学医,善治麻风病。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