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世翳得效方》卷十六。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介绍】:见韦慈藏条。
即手厥阴心包络经。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舌尖红色,舌根黑苔。为心肾火炽,或实热灼伤阴分,可见于急性流行性发热病。急宜苦寒泻下存阴(见《伤寒舌鉴》)。
【介绍】:见董奉条。
见万氏济世良方条。
证名。见《时方妙用》卷二。指脐腹部疼痛。《医学刍言》:“脐下寒痛、火痛。寒痛乃肾阳虚而阴寒凝结,宜真武汤,或桂枝茯苓汤。又有火痛者,必小便不利,或小便点滴胀痛,宜五苓散送下通关丸。大便不通者,宜下之。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防风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