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目痒

目痒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亦作眼痒。由风、火、湿、热、血虚等,以及邪退正复,气血得行,均可引起。眼内痒涩不适,重者痒若虫行,奇痒难忍。可见于今之沙眼、睑缘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病。内治:因风者,宜祛风散邪,用驱风一字散加减;属风热者,宜疏风清热,用银翘散加减;属湿热者,宜清热除湿,用除湿汤加减;属血虚生风者,宜养血祛风,用四物汤加荆芥穗、白蒺藜等。外治广大重明汤煎水熏洗,眼药精调冷开水外涂。目病邪退正复而痒者,勿需治疗。

猜你喜欢

  • 冲门

    经穴名,代号SP1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慈宫、上慈宫。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之会。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3.5寸处,股动脉外侧。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六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

  •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

    书名。1卷(一作五卷)。唐·杨玄操注。杨氏在吴·吕广所注《难经》的基础上予以补订注释。原书已佚,但书中内容大部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 肾脏风

    古病名。即湿脚气。见《医门补要》卷中。详湿脚气条。

  • 秘真丹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五倍子30克,甘草24克。为细末,每服3克,竹叶煎汤送下,日二次。治淋证已愈,因淋久气化不固,遗精白浊者。

  • 徐疾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之一。是以进、出针的快慢区分补泻的一种方法。《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即慢进针快出针者为补,快进针慢出针者为泻。其慢进快出,在于扶助正

  • 春温三字诀方歌

    见春温三字诀及三字经合编六种条。

  • 上含

    解剖名。《伤科补要》卷二:“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颡也。”详颃颡条。

  • 婴童类萃

    儿科著作。明王大纶撰。3卷。刊于1622年。此书重点阐述婴童常见疾患,如变蒸、撮口、脐风、胎毒等病证之辨证论治。卷末附治杂症日用补遗方。作者觅古探今,备考先贤之论,使后学者临证能按症索方,随宜投剂。选

  • 摩治法

    用推拿治病的方法。《石室秘录·摩治法》:“摩治者,抚摩以之也。譬如手足疼痛、脏腑瘀结、颈项强直,口眼歪斜是也。法当以人手为之按摩,则气血流通,痰病易愈。”

  • 濡泄

    病名。指湿盛伤脾的泄泻。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濡泻,湿泻、洞泄、脾虚泄。《卫生宝鉴·泄痢门》:“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