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脱疽。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资生经》。《针灸大全》作听河。即听会,见该条。
古刺法名。《灵枢·经筋》:“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劫为快之意,指于痛处取穴,用火针速刺即出的刺法。
指东南方。《升庵外集》:“河图括地象曰,东南为地户。”古人认为:地不满东南,故地之户在东南。
出《太平圣惠方》。即延胡索,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即滚山虫,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即草血竭,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瞿麦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兴隆二穴,小肠为腑,主心中冷惫年深,气上攻或结双痃或痞块,兴隆二穴与针通。其穴在脐角斜上一寸,以指按痃跳是穴。令人仰卧之,取草一根作三寸三折,一角按神阙中,二角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