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黑神散第一方,见黑神散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麻黄、桑白皮、苏子、杏仁、白果、黄芩、半夏、甘草、款冬花。水煎服。治哮喘。
即弦数脉。太阳表证,脉弦数,有躁烦、恶心症状者,为病向里传之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证治见指疔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指孕后因气虚、血虚、肾虚或外伤等因素引起的腰腹痛坠,甚至阴道不时下血,以致流产。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
即孙络。《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详孙络条。
在颊部的后方,耳根前方的部分。《灵枢·五色》:“蕃者,颊侧也。”
眼科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针灸治疗法则。凡外伤瘀积、丹毒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瘀血凝滞等病症,可用针刺或三稜针放血或刺络拔罐法等治疗。《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张景岳注:“宛,郁同。陈,积也。除之去其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