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刺法。指入针后,以拇食两指持住针柄,如搓线状朝一个方向捻转的方法。《针经指南》:“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依前转法,以为搓也。”有的搓法掺以提插,区分寒热。如《针
攻邪与扶正并用的治法。适用于邪实体虚,攻邪与补正需要同时进行的病证。如热病邪结肠胃,气虚而便结,用黄龙汤,以甘草、人参、当归补虚,以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泻下。
证名。指汗出如水,漏泄不止。又作灌汗。多因发汗太过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后人据此称之为漏汗。《脉经》卷六:“肺脉……其濡而散者,当病漏汗(漏,一作灌)。”漏
见《本草纲目》。为乳香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7卷。日本·高岛久也、罔田元矩合撰。刊于1877年。本书将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医学校“跻寿馆”中收藏大量的中国古医书,分为20余类,共1390部,其中大多有内容提要及版本介绍等,是一部有关医书的目
病名。出《素女经》。指不孕症。参见不孕条。
①即出针,见该条。②指针在穴位内由深处向浅部抽提。可单纯外抽或和捻转结合进行,退针快慢据情而定,一般急退为泻,缓退为补。
病证名。即子肿。《女科玉尺》:“妊娠五、六月以来,浮肿如水气者,名曰子肿,俗呼琉璃胎。”
【介绍】:见赵莹条。
指肾。《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封藏,固密储藏之意。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宜固密不宜耗泄,否则将影响身体其他脏腑以至全身的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