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3卷(或作1卷)。清·韩善徵撰。韩氏论疟,上本《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下参清代温热病诸学派,阐析疟疾脉、因、症、治等多方面内容,末附古今疟疾医案和治疗方剂。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指通下乳汁,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详见催乳条。
穴位别名。①太溪穴别名。见《针灸聚英》。②指内踝尖穴,见《针灸集成》。③《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吕细,在足内踝骨肉下陷中,针三分。”所指疑为照海穴。
见苏沈良方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临安(今浙江临安)人。曾任尚书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等职。与裴宗元等人共同校正《和剂局方》而成《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用方剂,多为丸散剂型,便于应用,其中有些剂型,虽有温燥之嫌
即小儿推拿,见陈氏《小儿按摩经》,详见小儿推拿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即大黄散第一方,见大黄散条。
见白喉条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