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病名。见佚名《广勤轩遗稿》。系痘疮入眼之俗称,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枸杞叶,详该条。
病证名。指外邪袭肺所致的气短不能相续。多因六淫之邪侵袭肌表,继则郁结于里,致气道受阻,呼吸不能接续。《症因脉治》卷二:“外感短气之症,身发寒热,呼吸不利,短息出入,似喘而不急促,此外邪壅滞之症也。”如
①通骶。尾骶部。《灵枢·五色》:“其随而下至胝,为淫。”②皮厚。《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冲门,见该条。
养生术语,也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刘勰《新论》中有“决命必在吞气”之说。《抱朴子内篇·杂应》中亦有“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的记载。
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咽部者,初起常在一侧扁桃体,继而迅速扩展到咽峡部和悬雍垂。常兼有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轻度咽痛等症。治法详白喉条。亦可用抗白喉合剂。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经期中或行经的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经郁火炽盛,经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或阴虚肺热,热伤肺络所致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砂仁、草果、威灵仙各等分。加砂糖少许,水煎服。治骨鲠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