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疳痨

疳痨

病证名。出《颅囟经》。属肺疳重证。明·万全育婴秘诀》:“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痨。疳、痨皆气血虚惫,乃脾胃受病之所致。”《证治准绳》:“热发往来,形体枯槁,面无神采,无血色,名曰疳痨。”古代所称的痨,又名骨蒸孩劳童子痨,多与结核病相似。今对新生儿普遍接种卡介苗,婴幼儿结核病已较少见。本症即疳热而骨蒸,兼诸咳嗽盗汗等。治宜消疳除热,用月华丸(《医学心悟》: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山药百部、沙参、贝母茯苓阿胶三七獭肝菊花桑叶)、鳖甲散(《证治准绳》:黄芪白芍、生熟地黄鳖甲地骨皮当归人参)加减。

猜你喜欢

  • 温热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小儿感受温热病邪,侵袭经络,壮热,发痉者。治宜辛凉镇痉。用白虎汤加全蝎,蜈蚣之类。参见风温痉条。

  • 食诸肉中毒

    病名。因食疫畜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诸病源候论·食诸肉中毒候》:“凡可食之肉,无甚有毒。自死者,多因疫气所毙,其肉则有毒,若食此毒肉,便令人困闷吐利无度,是中毒。”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

  • 桃树皮

    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桃茎白皮,详该条。

  • 建里

    经穴名,代号RN11。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上、下动脉交界处的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食欲不振;以及急慢性胃炎等。直

  • 馤(ǎi 矮)塘医话

    书名。1卷。书末有补编2卷,名曰《医谈录》。清·张鲁峰撰于1851年。内容以论述有关内科杂病证治心得体会为重点。补编则以医论为主,包括有关温热病、舌诊、崩漏及妇女湿温病等内容。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视定反动证

    证名。《证治准绳·杂病》:“谓物本定而目见为动也。”多因恣酒嗜燥,头风痰火,阴虚血少所致。可兼见头晕目眩等症。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患,可出现此症。

  • 恚气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恚气,则积聚在心下,不可饮食。”参见七气、九气条。

  • 内虚外实脉

    脉象。来疾去迟之脉。为表邪有余而里气不足。《注解伤寒论·平脉法》:“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

  • 胸骨

    骨名。胸骨和肋骨的统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胸骨即骬骨,乃胸胁众骨之统名也。一名膺骨,一名臆骨,俗名胸膛。”

  • 虚邪

    ①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②五邪之一。某脏因母病及子而发病,即从母脏传来的邪气(见《难经·五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