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病证名。指经行前后,自觉身痒,有时仅发生于外阴、乳头,经后痒则消失。多因血虚生风、肝郁化风,湿热所致。若素体阴血不足,经行阴血益虚,化燥生风,肌肤失于濡养,症见经行阴部、乳头,或全身瘙痒,入夜尤甚,皮
即白矾,见该条。
古代医疗工作职称。始设于南北朝时期之北魏,为统治阶级培养保健人员的官员,职在太医博士之下,官阶从九品中。
病证名。①腹皮绷急如鼓,中满膨胀疾患的统称。《灵枢·水胀》:鼓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后世文献,鼓、臌相
【介绍】:明代针灸医家。字善同,号宏纲。履贯不详。精于针灸,著《广爱书》十卷,后来由弟子刘瑾重新校正,又增进了刘瑾的针灸治疗经验,编成《神应经》一书。
指大拇指本节后内侧(大鱼际)的络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鱼络血者,手阳明病。”临床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如该处充血,多为里经即大肠经病变。
七冲门之一。古人谓消化系统有七个要冲,齿牙如门户,称为户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
指饮食调养。《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太过,伤其正也。”
见上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