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丘
【介绍】:
唐代养生医家。撰有《养生纂录》1卷,已佚。
【介绍】:
唐代养生医家。撰有《养生纂录》1卷,已佚。
证名。出《素问·标本病传论》。指腰椎及其近处疼痛。多因扭挫损伤、瘀血停滞、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及过劳伤肾所致。详闪挫腰痛、瘀血腰痛、风湿腰痛、肾虚腰痛等条。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额骨形成的菱形骨间隙。参见囟条。
【介绍】:见程从美条。
即痘疮。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要方》。别名循际、长平、循脊、循元。位于脐中旁开2.5寸处。主治泄痢,纳呆,消化不良,四肢乏力,多汗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石花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指心神失于藏守,发生神志异常者。《灵枢·邪客》:“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多因七情所伤,痰火犯心,或心气不足等所致。症见精神错乱,妄言妄见,时悲时喜,
①《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八方。前胡、赤茯苓、桃仁(麸炒)、陈皮、鳖甲(酥炙)、煨诃子各一两,木香、枳实(麸炒)、桂心、槟榔、半夏(汤浸七遍去滑,微炒)各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生姜、
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