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独活寄生汤作蜜丸。治证同。见独活寄生汤条。
证名。即阳明经病。见《医学心悟》。详阳明经病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盐麸子之别名,详该条。
即蛔虫,详该条。
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外治法。因常用于治疗痧症,又称扭痧、拧痧、提痧、挤痧。按不同病情在太阳、印堂、大椎或颈侧以及华佗夹脊等处,用两指腹或屈曲两手指关节挤拧至皮下出血。有发散解表,通经疏郁作用。适用于中暑、
出《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即小产。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颏痈。见该条。
见《质问本草》。为蜘蛛抱蛋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十水之一。《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气水者,其根在大肠,其状乍来乍去,乍盛乍衰者是也。此良由上下不通,关窍不利,气血痞格,阴阳不调而致之也。”参见十水条。
指手、足六阳经。《灵枢·脉度》:“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