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又名《白喉忌表抉微》、《白喉治法抉微》。1卷。清·耐修子撰。刊于1891年。作者参考郑梅涧、张绍修二家治法,结合个人经验撰成此书。书中反对用发表之剂治疗白喉,推崇养阴清肺之法。并介绍了若干验方。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钩藤之别名,详该条。
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阳热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阴寒的病证,有如夏热转变为秋凉冬寒。一般由热转寒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至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
脉象之一。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脉经》:“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主痰饮、食积、实热等证。又主妊娠,健康人亦可见。
古病名。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①即中暑、中热。《六气感证要义》:“伤寒论,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故中热即中暍,中暍即中暑,暑热暍三字,并无二义。”参见中热、中暑条。②指阴寒之暑证。《证治准绳·
古代针灸宜忌的一种说法。《黄帝虾蟆经》:“神所藏行,不可犯伤。”意为人神在人体按时巡行各部,其所在部位,不宜针灸。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脏。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字明叔。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在太学时,曾随名医史载之学习,精通医术,疗效甚高。
【介绍】:见陆渊雷条。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无头疽生于肩之后廉(肩峰后侧),属小肠经。证治见肩疽条。②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筋疽之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