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灸草

灸草

见《埤雅》。即艾叶,详该条。

猜你喜欢

  • 掩脐法

    通利二便的方法。用连须生葱、生姜、淡豆豉、食盐,同捣烂,作一饼,铫子烘热,掩肚脐,以帛扎定,良久气通,二便自利。用于中下二焦积热,大小便秘(《幼幼集成》)。

  • 红漏

    出董炳《避水集验要方》。①指月经。②指经漏。

  • 岁位

    运气术语。同岁会。出《素问·六微旨大论》。详岁会条。

  • 支节

    指四肢骨节。支,指四肢;节,指骨节。《灵枢·师传》:“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

  • 上髎

    经穴名。代号BL3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部,在第一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骶正中线之中点。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小便不利,下

  • 邹冰壑(hè 贺)

    【介绍】:见邹铉条。

  • 小苦药

    见《中药大辞典》。为绞股蓝之别名,详该条。

  • 舌肿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又名舌胀、舌胀大。由七情郁结,心火暴甚,以致与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症见舌渐肿大满口,坚硬疼痛,影响呼吸、语言。《辨舌指南》:“舌赤肿大满口者,心胃之热也;舌赤肿满不得息者,

  • 内外丹

    内丹和外丹的合称。各详该条。

  • 鼓槌草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