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火冲眩晕

火冲眩晕

病证名。《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火冲眩晕之症,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醒,仍如平人。”有实火虚火虚阳上浮之分。实火上冲,脉多洪数,宜用导赤各半汤栀子清肝散、龙胆泻肝汤火府丹、栀连导赤散家秘泻白散、干葛清胃散等方。阴虚火旺、虚火上冲者,脉多细数,宜用天王补心丹家秘肝肾丸知柏天地煎、二冬二母丸等方。真阳不足、虚阳上浮者,脉浮大,重按无力,宜用八味肾气丸。参热晕肝火眩晕阴虚眩晕阳虚眩晕等条。

猜你喜欢

  • 古愚山房方书三种

    丛书名。清·海阳竹林人辑。刊于1801年。内容为《解毒编》、《汇集经验方》、《怪疾奇方》。

  • 西瓜翠衣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西瓜皮,详该条。

  • 肉枣

    见《本草纲目》。为山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 银蛇

    见《广西药用动物》。为金钱白花蛇之别名,详该条。

  • 对脐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下发背,见该条。

  • 出《串雅内编》。走方医把药性下行的叫做串。串药多泻。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用黑牵牛末为丸,陈皮、生姜煎汤送下。

  • 妊娠瘫痪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后血聚养胎,阴血不足,或因气怒痰阻气血,而致手足不举,体用不遂的病症。《叶氏女科证治》:“妊娠手足不能举动,乃痰闭气血也,宜乌药顺气汤(乌药、僵蚕、川芎、白芷、陈皮

  • 散血消胀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当归尾一钱五分,五灵脂、官桂、乌药、炙甘草、木香各六分,川芎一钱二分,半夏、煨莪术各八分,紫苏三分,炒砂仁一钱,生姜五片。水煎服。治血胀,小便多,大便溏黑光亮。

  • 骨蒸

    病名。①五蒸之一。因形容其发热自骨髓蒸发而出,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三:“骨髓中热,称为骨蒸,”《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

  • 痉病似天钓

    病证名。急惊风类型之一。小儿痉病表现有项背强直,腰身反张,摇头掣疭,噤口不语,发热腹痛,整日不醒,病与天钓不同。多由风寒外邪壅闭经络而致。风重汗出者,用桂枝汤加葛根;寒重无汗者,用葛根汤。参见小儿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