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憺漪,又字右之。浙江钱塘人。长于妇、儿科,推崇明代医家武之望所著之《济阴纲目》一书,并对之加以笺释重订,于1665年(康熙四年)刻行。又编纂有《保生碎事》一卷(
病名。即髋关节脱臼。清·赵廷海《救伤秘旨》:“夫两腿环跳骨脱出……足短者易治,足长者难治。”指出了后脱臼和前脱臼的畸形特点。证治参见胯骨出条。
病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亦名经水乍多乍少。多因肝郁脾虚,久而阴虚生热,冲任失调所致。症见经来血量或多、或少不定,兼见面色萎黄,头目眩晕,饮食不思,五心烦热等。治宜先用清凉散(黄芩、知母、当归、丹皮
见海上方条。
病证名。指寒邪阻于太阳经络而致惊者。症见发热、恶寒,头、身骨节痛,无汗,手足牵动,目上视,搐搦有力,脉来浮紧。治宜疏散寒邪,用麻黄汤,或五积散(见清·庄一夔《惊风辨症必读书》)。
《外科正宗》卷一方。又名异功散。木香、官桂、当归、人参、茯苓、陈皮、白术各一钱,半夏、丁香、肉豆蔻、附子、厚朴各五分。加生姜五分,大枣三枚,水煎,不拘时服。治溃疡阴盛阳虚,发热作渴,饮沸汤而不知热,手
脉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于1642年。原刻本已散佚。1667年,李氏门人尤乘将此书与《病机沙篆》、《本草通玄》合刊为《士材三书》,后世或单行镌版,但内容已经尤氏增补。卷1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
①人体部位名。即锁骨上窝。《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从缺盆上颈贯颊。”②经穴名。代号ST12。出《素问·气府论》。别名天盖。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锁骨上窝中央,胸正中线旁开4寸处。布有锁骨上神经
温法之一。是治疗胃气虚寒的方法。症见胃脘隐痛,得食痛减,吐清水,大便稀烂,舌淡白,脉细。常用方如黄芪建中汤。
病证名。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伤寒捷诀·肠垢鹜溏》:“协寒利者,曰鹜溏,脐下必寒,宜理中、四逆汤主之。”参见寒泻、寒泄、鹜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