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
内经十二脉之一。超越寸口而上鱼际的脉象,主气有余。《诊家正眼》:“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鱼际,气有余也。”
内经十二脉之一。超越寸口而上鱼际的脉象,主气有余。《诊家正眼》:“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鱼际,气有余也。”
见《本草便读》。为神曲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名。即经行风疹块。详该条。
见丹溪先生医书纂要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
病证名。见《普济方》卷三百五十八。指因病而突然失明的严重证候。包括“疮豆盲、惊风盲、久渴盲、久痢盲、久泻盲。”为邪毒偏盛,肝肾精衰的危象。
气功学丛书。明·闾鹤洲辑。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此丛书收录各种气功著作三十六种。其中有彭晓、陈显微、陈致虚注解的《周易参同契》,翁葆先等注的《悟真篇》、《阴符经》、《道德经》、《赤文调古经》、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无患子科植物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ge.茎干或枝条的木部。分布东北、华北、甘肃、河南。甘,平,无毒。祛风湿,消肿止痛,收敛黄水。治风湿性关节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下巨虚,见该条。
证候名。即脾虚寒。《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虚者,足太阴经也。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瘅心烦,不得卧,肠鸣,名曰脾虚冷也。”参见脾虚寒条。
出《本草拾遗》。又名荜拨没。为胡椒科植物荜拨Piper longum L.的根。辛,温。温中,降逆,破滞气。治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阴汗,妇人宫冷无子。煎服:1.5~3克。本品含胡椒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