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脉象。即滑脉。《素问·阴阳别论》:“阴阳相过曰溜。”《研经言》卷二:“溜脉不言鼓者,以其弱甚也,此阴阳之无胜负者也。”

猜你喜欢

  • 消翳复明膏

    《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①黄丹四两,诃子(去核)八个,乌贼骨三钱,青盐一两,白蜜一斤。前四味分别为末,将蜜熬数沸去蜡面,下黄丹搅匀,再下余药至紫色取出。次用黄连十两,龙胆草二两,木贼一两,杏仁七十

  • 华佗穴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学简编》。即夹脊穴,见该条。

  • 凌奂

    【介绍】:清末医家。字晓五,号维正,又号晓邬,自称折肱老人。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撰有《医学薪传》、《饲鹤亭集方》(以上又合称《吴兴凌氏二种》,1892年刊行)、《外科方外奇方》、《凌临灵方》;另增订

  • 摄法

    ①刺法名。指入针后,以指甲在针刺穴位所在经络上下进行按捏的方法。《针经指南》:“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针灸问对》:“下针之时,气或涩滞,用大指、食指、中指三

  • 神气枯瘁

    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轮廓无伤,但视而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掀睑细看,外面养睛神水,有若蜗牛之涎,涎游于黑白之间,徒光无润,须臾风轮内外,气象渐变,枯败如死人,故曰神气枯瘁。”类今之

  • 腠理

    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分皮腠、肌腠、粗理、细理、小理、膲理等。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的门户,有抗御外邪内侵的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金匮要略

  • 五疫

    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等。《素问遗篇·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

  • 流星草

    见《本草纲目》。为谷精草之别名,详该条。

  • 祛毒牛黄丸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牛黄三钱半,人参、琥珀、犀角粉、桔梗、生地黄、硼砂各半两,雄黄一两,玄参、升麻各三钱,蛤粉四两,煅寒水石二两,朱砂七钱,铅白霜、冰片各一钱。为细末,炼蜜为丸,小弹子大,金箔

  • 万氏女科

    书名。3卷。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卷1为总论及妇科杂病;卷2为胎前诸病;卷3为产后诸病。全书内容比较简要。本书原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亦有单行本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