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痧痘集解条。
即八髎,详该条。
见伤寒论本旨条。
病名。指日久不愈的痹症。《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类经》卷十九:“凡虚风之深入者,必内舍于骨解腰脊节凑之间,故欲取深邪远痹者,必为大针以治之也。”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产乳十八论》一书,已佚。
古刺法名。五刺之一。《灵枢·官针》:“合谷刺(《黄帝内经太素》称合刺),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是指在患部肌肉进针,而针向左右斜刺形如鸡爪的针刺方法。古人谓“肉之大会为谷”,本
即天庭。《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详天庭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休息痢类型之一种。见《症因脉治》卷四。由外感失表,过早止涩,邪伏肠胃所致。详休息痢条。
即万应锭第一方,见万应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