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蒙医方书。占布拉用藏方撰于十九世纪。载方剂200个。方剂按临床用药作用分别载入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1977年由内蒙古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蒙译,改书名为《蒙医金匮》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少阴之正。《灵枢·经别》:“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从足少阴肾经分出,上行至腘中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经别汇合而
经穴别名。出《圣济总录》。即承浆,见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大戟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太阳小肠经,见该条。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生。字廷肃。魏塘(今浙江嘉善)人。精于医术和针灸,治病有良效。将医术传给外孙女婿钱萼,钱萼也以医术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