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浴儿法

浴儿法

出《千金要方》卷五。洗浴婴儿,是为初生婴儿去除污秽,清洁皮肤,具有防止皮肤病和疮疖的作用。洗浴的水,前人用桃、槐、桑、梅、柳五枝煎成,临浴时,要选择在无风的地方,洗浴的时间要适可而止,注意脐带的干燥,不可久坐水中恣意洗浴,以免冬天受凉,夏天受热。如洗浴水中加少许猪胆汁,不仅可以除污去秽,而且能够滋润皮肤,更能起清热解毒,预防疮疡。经常洗浴小儿,不仅可去除污秽,清洁皮肤,且有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猜你喜欢

  • 王瑞伯

    【介绍】:清代骨伤科医家、拳术家。原籍浙江鄞县。在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以拳术闻名,精于骨伤科。集平时治伤损经验良法而成《秘授伤科集验良方》1卷,并附验方。另辑有《接骨秘方》一书。

  • 问胸腹

    十问之一。问胸腹与辨别脏腑病证有关。胸膈脘腹满闷或胀痛走窜,噫气不舒的,多属气滞;疼痛固定一处,阵痛如针刺的,多为血瘀。钝痛气寒,咯吐痰涎的,多属停痰;胸胁痛、气促不能平卧的,多属饮证、积水。胸膈痞闷

  • 狗尾巴子

    见《四川中药志》。为青葙子之别名,详该条。

  • 肛门

    又名魄门、后阴、谷道。简称肛。《证治要诀》:“肛门者,……又曰魄门。”参见魄门条。

  • 新感

    温病学上与伏气相对而言的病证。指感受病邪后,很快发病者。若内有伏邪,由新感触动而发病,称为新感引动伏邪。新感温病,随感随发,初起有恶风寒表证;伏气初起即有内热证候。

  • 恶毒疮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即恶疮。见该条。

  • 拳毛倒睫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 牡疟

    病名。疟疾之一。出《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牡系牝字之讹,详牝疟条。

  • 半产恶露不下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 烂喉痹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系指患喉痹而咽喉溃烂者。多由肝胃热毒蕴积,复感时邪而发。症见咽喉肿痛甚剧,腐溃白斑,形如花瓣,疼痛难咽,甚或目睛上泛,六脉洪大。治宜疏风解毒、凉血消肿。用银翘散、普济消毒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