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浑身麻木

浑身麻木

证名。指自觉全身肢体麻木不适感。多由气血不充,卫气不行,或痰湿,或气郁血瘀所致。《兰室秘藏》卷二:“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可用神效黄芪汤等。《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有浑身麻木者,宜八仙汤五积散。……因瘀血麻木者,宜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甘草有身麻生疙瘩者,宜散滞汤;有因气麻木者,宜开结舒筋汤。”如湿痰者,或走注如核,肿起有形色白,宜化痰利湿,用二陈汤加苍术枳壳黄连厚朴等。因气虚者,宜补气行气,用四君子汤加厚朴、香附等。血虚者,宜养血而生血,如四物汤加生地、红花、枸杞、香附之类。又有因阳气衰弱,湿伏阴分所致者。《张氏医通·麻木》:“东垣治闭眼则浑身麻木,开眼则渐退,久而方止,昼减夜甚,为阳气衰而湿伏阴分也,三痹汤去乌头,加苍术、黄柏。”参见麻木条。

猜你喜欢

  • 滋阴降火

    治疗肾阴亏损而肾火偏亢的方法。立法以滋肾益精为主,佐以知母、黄柏、牡丹皮等以降火坚阴,或辅以山茱萸、煅龙骨、煅牡蛎以固涩肾精。常用方如知柏八味丸。

  • 精时自下

    证名。出《灵枢·本神》。即指滑精。详该条。

  • 汗证

    证名。见《医学正传》。指汗出异常的症候。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景岳全书·杂证谟》:“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由于病情不同,汗证有阴汗、阳汗之分。并有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

  • 交骨

    ①推拿穴位。出《推拿仙术》。一手有两穴,分别位于腕部阴池和阳池旁。治急慢惊风。《厘正按摩要术·取穴·阳掌图注》:“掌根上为阳池,下为阴池,二池旁为交骨。”②指妇女的骶尾关节部。参见交骨不开条。

  • 阴中生息肉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此由胞络虚损,冷热不调,风邪客之,邪气乘于阴,搏于血气,变而生息肉也,其状如鼠乳。”《肘后备急方》卷五治阴中息肉突出,用醋浸乌头三日后,以此浸液外洗息肉。

  • 活人葱豉汤

    即葱豉汤第二方,见葱豉汤条。

  • 四时茶

    见《闽南民间草药》。为冰糖草之别名,详该条。

  • 下阴

    即男女外生殖器。见前阴条。

  • 眉棱骨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 小儿热证

    病证名。《幼幼集成》:“小儿热证有七:面腮红,大便秘,小便黄,渴不止,上气急,足心热,眼红赤。此皆实热证,忌用温补。”《儿科醒》:“小儿属热之症,脉必洪数而实,色赤作渴,烦躁饮冷,声音雄壮,二便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