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两蹻脉之简称。《灵枢·脉度》:“蹻脉安起安止?”“蹻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意指蹻脉有阴蹻、阳蹻的区别,男子以阳蹻为经,阴蹻为络;女子以阴蹻为经,阳蹻为
【介绍】:见刘完素条。
出《片玉心书》,即胎毒疮疥。见该条。
指阳明病的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多属里、热、实证。由于里热外蒸,可见内外俱热证候。身热汗自
证名。指带脉不和出现的病症。《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脉经》卷二:“带脉左右绕脐腹腰脊痛,冲阴股也。”《杂病源流犀烛·带脉病源流》:“中分不运,必病腹满。阴阳两虚
病名。指肌肉羸弱败绝的疾患。《千金要方·脾脏》:“扁鹊云:“肉绝不治,五日死。何以知之?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凡肉应足太阴,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肌肉,唇反者气尽,则肉先死。”参见肉极条。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耳鸣。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连翘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方贤条。
即安胃片,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