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

浊病的简称。又名赤白浊、二浊。①指小便浑浊之症。见《丹溪心法》卷三。小便浑浊,色赤或有血者称赤浊,无血而色白者称白浊。《时方妙用》卷四:“浊者,小水不清也。”由湿热下注则为浊病。湿胜于热则白,热胜于湿则赤,治宜导其湿热为主。②指精浊之症。《证治准绳·赤白浊》以“浊病在精道”,其症窍端常有浊物,淋漓不断而小便自清。随浊物有血、无血,而有赤浊、白浊之分。③统指便浊与精浊。《证治汇补·便浊章》:“浊分精溺。”详便浊、精浊条。本证可见于慢性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及淋病等疾患。

猜你喜欢

  • 产后痉病

    亦名产后痉。《证治准绳·女科》:“陈临川云:凡产后口噤,腰背强直,角弓反张,皆名曰痉。”因其发病原因不同,有产后痉风、产后病痉、产后惊风、蓐风等。详各条。

  • 毛葫芦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 内实外虚脉

    脉象。来迟去疾之脉。为内邪有余,表气不足。《注解伤寒论·平脉法》:“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 肺经失血

    证名。见《不居集》卷十三。多因悲忧伤肺,络损动血,或脾气不守,胃气不清,使经脉傍绝,真脏坏决而致。其症或鼻衄,或呕血。宜用麦冬饮子、大蓟饮、人参救肺汤、天冬丸、资成汤等方。参见失血条。

  • 绝皮

    皮肉相交处。《灵枢·官针》:“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

  • 疳病攻眼症

    病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小儿疳眼,详该条。

  • 五胠俞

    经穴别名。《素问·刺疟》:“五胠俞各一。”王冰注:“五胠俞谓譩譆。”

  • 赵道震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初医家。字处仁,浙江金华人。精于医术,研读很多古代医书,曾学医于名医朱震亨。1389年迁居安徽定远县。1406年参与并督管编修《永乐大典》中有关运气方面的内容。卒年八十四

  • 疮疡

    ①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古代用以泛指多种外科疾患。后世将外科分为疮疡与杂证两大类。疮疡是指体表上的肿疡、溃疡、痈、疽、疔疮、疖肿、流注、流痰、瘰疬及皮肤病等的总称。多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

  • 小针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