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伸屈不利。多因阴血耗伤,外邪乘袭,筋脉失养所致。参见筋挛、筋急条。
病证名。见《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阴肿。此症多发生在妊娠后半期,多因脾肾阳虚,温化健运失职,水湿下注,而致外阴浮肿。宜温阳健脾。用安胎顺血散(诃子,水煎温服);外用地肤子、艾叶、防风、透骨草、荆芥、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劳诸方》。详骨蒸条。
见《滇南本草》。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
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参见阳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乌桕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良方汇集经验神方条。
方书名。1卷。宋·王硕撰。约刊于十二世纪末期。本书选方以《三因方》为基础,参考其他有关著作并选录其常用或重要的方药编成。首记人参、甘草、附子等30种常用中药的药性及其单方验方;次载三生饮、姜附汤等常用
病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骨折同。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