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蟛蜞菊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自从汉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加以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明清以来,温病学说逐渐兴起并形成独立的学术派别。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学术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方。羌活、桂、川芎、木香、槟榔各一两,郁李仁(汤浸去皮,研如膏)五两,炒大黄二两。为末,与郁李仁同研,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生姜煎汤或姜枣煎汤送下;气痛温酒送下。治结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癣疾。《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圆癣之状,作圆文隐起,四畔赤,亦痒痛是也,其里亦生虫。”多由湿热外邪侵袭皮肤或接触传染而得,好发于面颈、躯干、四肢等处。病损为钱币状圆形红斑,边缘清
孕妇外感舌见灰黑。胎多难固。若面赤而舌灰黑,急用泻下以救其母,若面赤而舌微黑,仍须兼保胎,若面舌俱黑,则母子俱危(见《伤寒舌鑑》)。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尸咽者,谓腹内尸虫,上食人喉咽生疮,其状或痒或痛,如甘之候。”又名尸咽喉。后人有谓:“阴阳不和,肺脾壅盛,风热毒气,不能宣通。故令尸虫发动,上蚀于喉。或痒或疼,如之候也,
审察舌、鼻、目、口唇、耳等苗窍的变化,作为识别内脏病变的参考。如心火炽盛可见舌赤糜烂;邪气壅肺,可见鼻翼煽动;肝胆湿热,可见目睛发黄;脾胃虚寒,可见口唇淡白;肾气亏损,可见耳鸣等。参见五官条。
病证名。亦名感冒挟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身热,饮水悸惕,手足摇动,上视弄舌,印内青筋,见掌中赤,怕物生涎,此为惊热。”宜荆防败毒散加蝉蜕、僵蚕、钩藤钩,送服牛黄镇惊丸,或琥珀抱龙丸。
《灵枢经》篇名。张景岳注:“阅,外候也。使,所使也。五脏藏于中,五官见于外,内外相应,故为五藏之阅。”本篇主要论述五脏与五官、五色内外相应的关系。外察五官五色,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而内在脏腑的病变
又称平旦服。即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都宜空腹服。《神农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