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疔大全
见治疔汇要条。
见治疔汇要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多由伤精、耗液、或急性热病耗伤肾阴所致。症见腰痠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宜滋肾育阴。若阴虚阳亢、相火妄动者,宜滋阴降火。
书名。2卷。清·孟文瑞辑。刊于1846年。本书为民间验方汇编。作者按所患疾病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予以分类,所选方药大多简要易得。书名则取“爱民恤物”者为“有脚阳春”之典。
即阴茎头。因其状似乌龟的头,故名。
病在上焦,适宜在饭后服药。一般认为除补养药、驱虫药外,大都可在饭后服。《神农本草经》:“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
养生歌诀。南宋·真德秀著。《遵生八笺》载歌诀为:“万物惟人为最贵,百岁光阴如寄旅。自非留意修养中,未免病苦为心累。何必餐霞饵大药,妄意延龄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间,去其甚者即安乐。食后徐徐行百步,两手摩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遵程。浙江海盐人。年轻时攻考科举,并读家藏医书,后行医,在当时以医术著名。所著《本草从新》(1757年)是对汪昂《本草备要》的增补;《伤寒分经》是对喻嘉言《尚论
病名。又称胃泄。《医林绳墨·泄泻》:“胃泻色黄,食饮不化,此胃有虚寒也。”后世亦有以胃泻为伤食泻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伤食作泻即胃泻。”详胃泄、伤食泻条。
①《外科正宗》卷二方。黄芩、黄连、陈皮、茯苓、半夏、甘草、桔梗、连翘、牛蒡子、天花粉各一钱,木香三分,夏枯草二钱。加生姜三片,水煎二次,食后、睡前服,日二次。治马刀,症见颈项瘰疬结核,外皮漫肿色红微热
古代脉诊方法之一。①全身遍诊法。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如果那部的脉出现独大、独小、独迟、独数,即表示该经的脏气有寒热虚实的变化。头部:上,两额动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