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道

水道

经穴名,代号ST28.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处(《循经考穴编》)。另说在天枢下五寸(《针灸甲乙经》);天枢下四寸(《针灸聚英》);“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肋下神经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主治小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便秘月经不调疝气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水液的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猜你喜欢

  • 污血胁痛

    病证名。污血即瘀血。指瘀血凝滞胁下所致的胁痛。《金匮翼》卷六:“污血胁痛者,凡跌扑损伤,污血必归胁下故也。其症昼轻夜重,或午后发热,脉短涩或搏,其人喘逆。”《赤水玄珠》卷五:“跌蹼损伤,瘀血停积胁内,

  • 女科要略

    书名。1卷。清·潘蔚撰。刊于1877年。分调经、安胎、临产及产后四节。论述简要,内容比较切于实用。本书收入《园医学六种》中。

  • 静顺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水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水曰静顺。”喻平气之年水得平静柔顺。

  • 饮瘥

    病名。心瘥的俗称。《证治准绳·杂病》:“心瘥,亦痰饮所致,俗名饮瘥。”详心瘥条。

  • 角药

    见《重楼玉鑰》卷上。即辛乌散,见该条。

  • 从阳引阴

    治法理论之一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引,引领,引出。从阳引阴指从阳分引出阴分的邪气,或从阳分引出阴分的正气,本指针法而言,但也适用于其它治疗手段。《类经》十二卷

  • 黄皮核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黄皮果核之简称,详该条。

  • 水气凌心

    指水气上逆,引起心脏的病变。凌,侵犯的意思。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水气上逆,停聚胸膈影响心阳时,可致心阳不振,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治宜

  • 酸五棱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 刘石友

    【介绍】:见刘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