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焦氏喉科枕秘》卷一:“蒂丁肿,后号悬疔。”即悬疔。详该条。
即放痧法。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麦芽之别名,详该条。
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惊骇不安,躁动不宁之证。详惊、躁条。
即走罐法。详该条。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不著撰人。1卷。已佚。
应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使之局部充血或起泡的治疗方法。《针灸资生经》:“治疟之方甚多,……乡居人多用旱莲草推碎,置于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于故帛,未灸即起小泡,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四。痢疾的简称。《痢症三字诀》:“古名肠澼,又曰滞下,今名曰痢,以其下利而不爽也。”详痢疾条。
指寒之在气分者,多与素体脾胃阳虚有关。宜桂枝加附子汤,或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