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苦地丁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痈疽篇》卷九。《疡科准绳》卷四:“赤施即股阴疽。”证治参见附骨疽条。
病名。王肯堂《胤产全书》:“产后儿枕块痛俗名血块痛,宜服三圣散(当归一两,延胡索、桂心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童便或热酒调下)。”详儿枕痛条。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多因跌打、压撞所致。可伤一骨或数骨,以第一和第五掌骨骨折为多见。伤处肿胀、疼痛、压之加剧,在折端有陷下或突起畸形,触摸时可有骨声,活动受限。治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用药参见骨
书名。明·朱权撰。2卷。约刊于14世纪末。内容分述用药大略、运气、各科病证治法以及丹药、膏药、针灸等。卷帙不多,包罗颇广。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当归、炒白芍药、川芎、白术(土炒)、陈皮、炒穿山甲、皂角刺、黄芪各一钱,槟榔三分,肉桂五分。水煎,食前服。治疮疡因气血虚而不能发长者。
证名。指手足有寒冷感觉。出《素问·通评虚实论》。多因脾胃虚寒所致。《伤寒论大全·厥分寒热辨》:“人之手足乃胃土之末,凡脾胃有热,手足必热,脾胃有寒,手足必冷,理之常也。”本症可见于伤寒、厥逆等疾患。
经脉名。即手太阳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载:“臂泰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兼(廉),出臑下兼(廉),出肩外兼(廉),出项□□□目外渍(眦)。其病:臂外兼(廉)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阳脉。”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薏苡仁之别名,详该条。
即着噤。见《幼幼新书》卷五。详着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