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秘录》卷六方。炒栀子三钱,白芍药二两,甘草、半夏、柴胡各一钱。水煎服。治火郁心痛。
病名。《千金要方》卷五:“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仍成痫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本证可用升麻汤主治。
病名。出《素问·痹论》。由骨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骨痹者。《圣济总录·肾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是为肾痹。其证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胃气不行,所以善胀,筋骨拘
【介绍】:见王朝弼条。
病证名。指感受风冷而致腹痛。《症因脉治·腹痛论》:“风气腹痛之症,风冷着腹,即患腹痛,或发寒热,腹中攻注,或腹中作响,大便作泻,此风气腹痛之症也。”多因风寒侵袭肠胃,传于太阴所致,治宜疏散温中为主。寒
书名。3卷。清·陆廷珍撰于1868年。陆氏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因为纲,融会前人学说,参附己见,采用条辨形式分别论述春温、伤暑、中暑、中热、伏暑、秋燥、冬温、温毒、伤湿、暴感风寒、伤风、风温等多种
病证名。指伤于风邪的头痛。《脉因证治·头目痛》:“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冷风所吹。”《医林绳墨·头痛》:“有风寒克于头,令人鼻塞声重,自汗恶风,此伤风之头痛也。”《医学六要·头痛》:“伤风头痛,脉
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认为阳热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阴寒的病证,有如夏热转变为秋凉冬寒。一般由热转寒多因正气耗伤,属病情逆转。如热性病热极伤阴,阴竭而至阳脱,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的亡阳证
即肾气丸,见该条。
疳病病因之一。《太平圣惠方》:“五疳久而不差,则腹内必有虫。其虫状如丝发,或如马尾,多出于腹背及头项上。使儿肌体黄瘦,下利不止。”“又有积疳虫,虫蚀脊膂,身热羸瘦色黄,积中生热,烦渴下利,拍背如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