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时方

时方

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补充和加强了前人所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

猜你喜欢

  • 脾主升清

    与胃主降浊的功能相对而言。脾胃对饮食物消化吸收输布的过程是:食糜(浊)入胃,下灌入肠,脾则将精微(清)上输心肺。故脾的功能特点是升清。《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

  • 内伤痢疾

    病证名。见《慎斋遗书》卷八。《痢证汇参》卷二:“内伤之痢有三。有七情内伤,劳力内伤,饮食内伤。虽属一证,而治各不同。”详见七情痢、劳役痢、饮食内伤痢等条。

  • 扫叶庄医案

    书名。4卷。清·薛雪撰。本书以内科时病、杂病为主,兼有外、妇、儿科治案,案语简明。薛氏擅长于湿热病,对其病因、病理、治法分析尤详,有独到的见解。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肘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肘部的痈。由心肺两经风火毒邪凝结而成。肘部高肿焮热疼痛,活动受限。治法见外痈条。

  • 风毒喉肿

    病症名。见《杂病源流犀触》卷二十四。多由风热痰毒上冲,致咽喉肿痛,汤水难下,或身发寒热,或颈生瘰疬。治宜疏风解毒,清热涤痰。用清气化痰丸加荆芥、薄荷、防风、僵蚕等,或用小陷胸汤加减。

  • 乳毒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即乳痈。见该条。

  • 沈存中

    【介绍】:见沈括条。

  • 胸胁苦满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胸胁部满闷不舒。《内经》有“胸胁支满”(《灵枢·经脉》)、“胸胁满”(《素问·刺热论》)的记载,义同胸胁苦满。因肝胆经气机失调,胆火内郁于胸膈所致。常见于少阳病

  • 神光自见症

    证名。又名神光自现症、电光夜照。《证治准绳·杂病》:“目外自见神光出现,每如电闪掣,甚则如火焰霞明,时发时止,与视瞻有色之定者不同,乃阴精亏损,清气怫郁,玄府太伤,孤阳飞越”所致。今之视网膜刺激、闪辉

  • 胃阳

    胃的阳气,与胃阴相对而言。胃阴与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胃阳虚则寒,降纳失职,可见饮食不化,胃脘胀痛,呕吐清涎等症。《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