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斑疮入眼

斑疮入眼

病证名。指睑缘生疮,累及角膜。《世医得效方》:“眼胞患斑疮,热气冲睛中,疼痛泪出,翳如银片,肿涩难开,宜服柴胡散。”

猜你喜欢

  • 白壳疮

    病名。《外科启玄》卷七:“白壳疮者即癣也。”有四种:风癣、杨梅癣、花癣、牛皮癣。多因毛孔受湿之邪所生。证治详见各条。

  • 痧症全书

    3卷。清·王凯编撰。书成于1686年。原序称“深山野人”林森曾向王氏面授《痧书》,复经王氏综合古今有关文献结合个人见闻编成此书。全书论析痧原、辨证、治法、用药大法、多种痧症证治及治疗方剂等。内容与《痧

  • 五月红

    见《闽东本草》。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10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太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数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1107年前后

  • 茎物

    即阴茎。详该条。

  • 疠风身起疙瘩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若上体患者宜服醉仙散;下体患者宜服再造散;上下体具有者,宜用必胜散;遍体疙瘩或隐疹瘙痒者,宜服羌活当归散;疙瘩搔破,脓水淋漓,兼有寒热往来,服用八珍散加丹皮、柴胡

  • 环跳疽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发于环跳穴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 心太平轩医案

    书名。1卷。清·徐锦撰于1851年。徐氏以相似病证归类整理,分述中风、血证、喘咳等多种病证。略论病因、病理,医案多属一病一方,间有连续就诊治案。

  • 毫针

    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毫针,长三寸六分。”“尖如蚊虻喙。”又《九针论》云:“毫针取法于毫毛,长一寸六分。主寒热痛痹在络者也。”现代的毫针,多用不锈钢制成,坚韧锋利,方便耐用。亦有用金、银或其

  • 雷大震

    【介绍】:参见雷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