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攀枝花

猜你喜欢

  • 玄胡索

    出《太平圣惠方》。即延胡索,详该条。

  • 小太平丸

    《寿世保元》卷六方。人参二分,五味子、徽墨各三分,天门冬(去心)五分,麦门冬(去心)二钱,玄参八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噙化服。治久嗽喉痛,若痰多加贝母。

  • 推而纳之

    针刺用语。与动而伸之对举。《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指针刺得气以后,将针向下按纳,使正气深入,为补法。

  • 妇人水分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亦名水分。指先有肢体浮肿而后病经闭者。因脾虚不能制水,水饮内停,膀胱行水化气功能减弱,以致水气分散经血,水泛流溢于皮肤,先见肢体浮肿而后出现经闭,治宜健脾清水为主,水

  • 齿伤

    即鬥齿。详该条。

  • 木檽

    出《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木耳之别名,详该条。

  • 医学折衷

    见玉机微义条。

  • 午夜

    亦称子夜。指子时。详十二时条。

  • 棕皮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棕榈皮之简称,详该条。

  • 搭手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指有头疽生于背部、腰部,患者能以自己的手触及者,故名。有上搭手、中搭手、下搭手之分。见各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