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押法

押法

推拿手法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体痛候》。用指腹压在局部不动,比压法要轻。

猜你喜欢

  • 伤山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肠山。即承山,见该条。

  • 加减麻杏甘石汤

    《喉痧症治概要》方。麻黄四分,石膏四钱,浙贝母、杏仁、炙僵蚕各三钱,鲜竹叶三十片,射干八分,白莱菔汁一两,生甘草六分,连翘二钱,薄荷叶一钱,玄参一钱半。水煎服。治痧麻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痛或白腐,或

  • 伏暑晚发

    病名。指伏暑之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至于秋暑,由夏令吸收之暑气,与湿气蕴伏膜原,至秋后而发者是也。……发于处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发于霜降后立冬前者,名曰伏暑晚发

  • 喷嚏

    证名。嚏之俗称。详该条。

  • 裂浆

    指产期未到而破水,以致难产者。毛希蒙《大生全书》:“产期未到,恶露先下,以致水干难生,俗名裂浆。”

  • 胎前眼泪不止

    病证名。《古墨九方》:“胎前眼泪不止,口鼻涕流,服四物汤或艾叶生姜煎汤。”

  • 膹菀

    菀,古与“郁”音义相通。膹菀即膹郁。详膹郁条。

  • 海石

    见《丹溪心法》。为海浮石之别名,详该条。

  • 齿浮

    病证名。见《仁斋直指方》。系指牙齿浮动欲落。手阳明之支脉入齿,壅则齿浮,虚则宣露。参见牙齿动摇条。

  • 小儿痰泻

    病证名,见清·文叔来《慈幼便览》。多由脾虚不振,运化失常,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湿下注,并走肠间而成。证见泻无定时,质稠而粘,并有神疲乏力等。治宜健脾化痰,用神术散加茯苓、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