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灰而干燥,舌质深红,为热盛伤津之候,治宜清里泄热(见《伤寒舌鉴》)。
【介绍】:三国时期针灸学家。彭城(今江苏境内)人。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学生,认为胸腹背之间“针之不过四分”的理论可以改变,主张深刺,但未说明直刺、斜刺,可供进一步研究。
指肝胆俱有实邪壅塞其经,甚而横逆犯脾胃。《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若胃胀呕逆,食不消,名曰肝胆俱实也。”
手的背面。
证名。指小便浑浊色白。见《素问·至真要大论》。《景岳全书·淋浊》:“溺白证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
病证名。后世亦称正头痛。《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东医宝鉴·外形篇》:“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直入络脑,别下项。其病冲头痛,目似
证候名。指脾为热邪困阻的实证。《千金要方》:“右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太阴经也。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名曰脾实热也。”
即内外,代表疾病在表在里的不同部位或阶段,也泛指发生在内脏或体表的两类疾病。《素问·至真至大论》:“病之中外,何如?”
①牵引、相拉。形容因一处疼痛而牵引及其他部位。《素问·举痛论》:“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或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或腹痛引阴股者。”②收引。拘急挛缩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收引。”③引出、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