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阴不足
即心阴虚。详该条。
即心阴虚。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作过门。即三阳络。见该条。
见《陆川本草》。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形如风疹,发痒。
又称舌胖齿形。舌边缘见牙齿痕迹。因舌体较肥胖,受齿缘所压而致。多属脾虚;若舌质淡白而湿润,多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病名。指水饮停聚胁下日久所致的癖病。《诸病源候论·癖病诸候》:“饮癖者,由饮水过多,在于胁下不散,又遇冷气相触而痛,即呼为饮癖也。其状胁下弦急,时有水声。”《类证治裁·痰饮》:“饮癖,呕酸,杂,心悬如
见《药材学》。为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本草纲目》食盐、附方:“喉中生肉,绵裹筋头,拄盐揩之,日五六度。”此证喉中生重叠之肉,肿而不痛,日久则有臭气透出。即息肉喉风。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蜜蜂子,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枢要》卷三。多因劳伤肺气,复被外邪所袭而成。瘤体软,皮色如常,无寒无热,随喜怒而增大或缩小。治宜益肺调气,化痰散结。用通气散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