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心阳

心阳

指心的阳气,与心阴相对而言。心阴、心阳互相依附为用。心阳是心气的体现,有温通血脉,促进血行的功用。心气虚气短,脉弱,心悸自汗精神萎靡。心气大虚则伤及心阳,出现寒象,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证候。

猜你喜欢

  • 理气

    运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气滞宜疏、气逆宜降,其中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

  • 唐容川

    【介绍】:见唐宗海条。

  • 睾丸

    简称睾。亦作卵。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位于阴囊内,是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的器官。为足厥阴肝脉所过。《灵枢·经脉》:“足厥阴气绝则筋绝,厥阴者,肝脉也。脉弗荣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格致余论·疝气论》:

  • 叶香侣

    【介绍】:见叶慕樵条。

  • 伏针伏灸

    针灸术语。指在盛夏的三伏天进行针灸治疗。民间习以此时治疗哮喘、老年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

  • 金安藏

    【生卒】:?~711【介绍】: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为太常工籍,后迁右武卫中郎将等职。公元689年武则天称制,睿宗为皇嗣,有诬其异谋者,武后召问状,左右畏惨楚。金藏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佩刀自剖腹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书名。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18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本书首叙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总论后列述内、外、妇

  • 虚斑

    病证名。亦称阴证发斑。多由房劳过度,内伤脾肾,外感风寒而致。《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若先由房劳太过,内伤肾阴,及凉遏太过,内伤脾阳,一减退或消失者。”《圣济总录》卷一百十四:“虚聋者肃肃作声。

  • 产后血晕

    病名。出《经效产宝》。多因产后气血暴虚,虚阳上冒清窍,或恶露不下,内有停瘀,上攻心胸所致。若属虚证,症见分娩后忽然头晕,昏厥,不知人事,治宜温养气血,活血祛瘀,方用清魂散或黑神散;若兼见肢冷,自汗,恶

  • 高玉章

    【介绍】:见高士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