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懿
【介绍】:
唐代医学家。撰有《本草括要诗》3卷、《藏府通元赋》1卷。
【介绍】:
唐代医学家。撰有《本草括要诗》3卷、《藏府通元赋》1卷。
全舌黑而无苔、无点刺。若中心淡黑湿润而滑者,为里虚已极,宜辛温回阳救逆。若干燥少津,色光亮者,是绛舌之变,为阴虚肾水枯竭,宜甘寒滋阴。若有点有罅,干燥无津,粗涩,则属热极之候,宜大剂清热泻火生津治之,
【介绍】:见高秉钧条。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决》。凡婴儿出生后,无故啼哭不止,或夜间啼哭,多是腹痛。临床分寒实腹痛、积热腹痛、伤湿腹痛、积痛、虫痛、锁肚痛、盘肠钓痛、癥瘕痛、虚寒腹痛等。
《辨证录》卷十方。黄芪二斤,当归、麦门冬、熟地黄、巴戟天各一斤。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五钱,白开水送下,早、晚各一次。治男子血虚,面色萎黄,不能生子。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肝常有余,肝热易发搐作搦,脉洪实者,为热胜,宜泻青丸。
六气分治,在上者谓之司天,在下者谓之在泉,其余四气分司左右,称为间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又“间气者,纪步也。”谓间气以步为纪。如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书名。4卷。明·张浩撰。刊于1585年。本书收选明代以前的临床各科验方分类编辑而成。内容包括中风、厥病、痛风、中寒等94类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科等,有论有方,选方大都切于实用。末附炮制
【生卒】:1031~1095【介绍】:北宋杰出的科学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翰林学士。对自然科学具有广泛的兴趣,在天文、地理、地质、数学、物理、技术等多方面均具有较高的成就。富有革新思想
简称谷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