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巢元方

巢元方

【介绍】:

隋代医学家,籍贯不详,大业中(605~616)任太医博士,公元610年曾主持集体编成《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巢氏等思想少保守,多革新,敢于重视劳动人民的经验,敢于接受和提出新的病因学说。如对于传染病,不满足于原有的六淫学说,认为是外界有害物质——“乖戾之气”所致,是互相传染的,是可以“预服药”来预防的。对于疥的病因,指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对炭疽的病因,认为是由于人先有疮而接触牲畜传染的;对于漆疮等过敏性疾病,指出与人的禀性素质有关;特别是关于小儿护理和妇女怀孕时的保健,主张要向劳动人民学习。指出“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得无横夭”。妇女怀孕应做些劳动使“骨气强,胎养盛”。对于剥削阶级娇生惯养小儿和贵妇人卧床养胎的旧习,提出了非议。巢氏等所记载的肠吻合手术,也是我国外科史上的一项重要成就。

猜你喜欢

  • 壅肾疮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冲疽①。见该条。

  • 军中一捻金散

    《永类钤方》卷七方。金樱叶、苧叶、桑叶各等分。捣烂或阴干研末,敷患处。治金疮出血。

  • 五臭之一,臊为木臭,入通于肝,故为肝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类木,……其臭臊。”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白带、汗液等出现腥臭,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

  • 小儿梅疮

    病名,即杨梅疮。《幼幼集成》卷四:“小儿患此者,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然非寻常胎毒可比。……小儿梅疮,最为恶候,倘发于一二月间,或半周之内,最难救治,以其毒禀先天,来路既远,方药难及,即日服数匙之药,

  • 肩三针

    为分布在肩关节周围的肩髃、肩前、肩后三个穴位的合称。肩髃:见该条。肩前:在腋前皱襞头上1寸。肩后:在腋后皱臂头上1.5寸。主治肩痛不举,上肢瘫痪或麻痹等。各刺1~1.5寸。

  • 目中常早晨昏

    病证名。·亦作目晨昏。谓清晨目视昏矇,“此乃头风攻冲于头,目者太阳之首,肝脏为阳,气旺故使头风攻注于目”(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甚者可兼见头痛身热。宜祛风明目,用局方芎菊散或石膏散加减。

  • 冻生

    见清·陈笏庵《胎产秘书》。即冻产。详该条。

  • 小儿健脾丸

    见《中药制剂手册》。人参、炙甘草、砂仁、黄连、桔梗、法半夏各30克,神曲(麸炒)、炒麦芽、炒山楂、炒扁豆、橘皮、山药、莲子各60克,白术(麸炒)、茯苓各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服一丸,日

  • 颡大

    指头维穴部位。《灵枢·根结》:“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楼英注:“颡大谓额角入发际,头维二穴也,以其钳索于耳上,故名钳耳。”

  • 石疽

    ①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生于颈项、腰胯、腿股间或全身其他部位的核块。因质坚如石,故名。多因寒凝气滞所致。分上、中、下石疽。状如桃李,皮色不变,坚硬如石,渐渐增大,难消难溃,既溃难敛。类似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