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晋代医生。一作靳邵。精于经方本草,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
①《说文》:俗称疮痕曰瘢。②病名。如汗斑、雀斑等称瘢。
七气之一。《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愁气,则喜忘不识人,置物四方,还取不得去处,若闻急即手足筋挛不举。”参见七气、九气条。
医论著作。清·王秉衡撰。刊于1808年。全书以随笔形式,采录医著有关内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予以发挥。书中论述六气致病、虚劳病证治、方剂分析、药性、望闻问切等专题,较浅近实用。其曾孙王士雄加有详细刊注,
①病证名。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鍼》。又名妒乳、颊脂垫。小儿生后一月左右,口腔内两侧近牙龈处,出现肿硬隆起的脂肪垫,剖视之颇似螳螂子,故名。小儿患此,吮乳困难,甚至啼哭不能出声,日久则面呈黄色,尤以鼻准
妇科著作。清·陈治撰。5卷。17世纪末刊行。本书为《证治大还》之一种。前4卷论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证治;后1卷附辑李士材《女科纂》,论述女科各病的简要治法,并附录杨子建的《十产论》。
见武昌医学馆丛书八种条。
脉象之一。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热邪盛。热病伤阴,阴虚于内,阳盛于外,则脉亦洪,但应指有力。
见《江苏药材志》。为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清·周其芬辑,莹轩补辑。7卷(包括卷首1卷)。刊于1845年。本书选辑多种医书中的验方和成药,选方颇多,但其中杂有某些涉及宗教迷信的论述。作者另有《济世良方补遗》4卷,除补辑验方外,并录有《慈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