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大衄

小儿大衄

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蘸醋令透,搭在囟门,血即止。次以当归一两煎汤,磨沉香降香各五钱,加童便服之,血自归经。”属血热妄行者,宜凉血止血,用犀角地黄汤加地榆蒲黄紫珠草;属气不摄血,或气随血脱者,宜补气摄血,用独参汤加龙骨牡蛎

猜你喜欢

  • 香椿铃

    见《陕西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王杏林

    【介绍】:见王文谟条。

  • 芮(ruì 瑞)六吉

    【介绍】:见芮养仁条。

  • 白环藤

    出《本草拾遗》。为萝藦之别名,详该条。

  • 热结

    指热邪聚结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如热结于胃肠,则出现腹痛、大便燥结、甚则潮热谵语、脉沉实等症。若热邪搏结血分,则出现蓄血证。《温病条辨》:“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伤寒论

  • 温经祛寒

    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治法。①寒邪凝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行走不便,常用麻黄、桂枝、苍术、制川乌、附子、细辛、千年健等药。②伤寒寒中少阴之经,外连太阳之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之

  • 正黄疸

    病名。《症因脉治》卷三:“正黄疸之症:食已即饥,遍身俱黄,小便或赤或不利,憎寒壮热,身体如肿。”多由脏腑积热,并于脾胃之间,外因风湿相搏,闭郁腠理,湿热熏蒸,盦而成黄。如见表证脉浮,可用汗解,桂枝黄芪

  • 胃阳

    胃的阳气,与胃阴相对而言。胃阴与胃阳互相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胃阳虚则寒,降纳失职,可见饮食不化,胃脘胀痛,呕吐清涎等症。《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与守中必致壅逆。

  • 一点雪

    《传信适用方》卷二引陶赞仲方。火硝三两,白矾(水飞)一两。为末,每次一钱,掺口中;口噤不开者,取半钱吹鼻中;口闭出血,用新汲水漱之。治喉闭喉肿。

  • 人尿白

    见《四川中药志》。即人中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