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中

寒中

类中风之一。又名中寒。由于暴中寒邪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宜温里散寒。用姜附汤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闭。②指邪在脾胃而见里寒的病症。见《灵枢·五邪》及《内外伤辨惑论》等。多因脾胃虚寒,邪从寒化,或由劳倦内伤传变而成。证见脘腹疼痛,肠鸣泄泻等。治以温中散寒为主。用沉香温胃丸加减。

猜你喜欢

  • 通气草

    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大肠蒸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 月水不断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即经漏,详该条。

  • 猿猴摘果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操作方法有五种:①用两手摄扯儿螺蛳骨处皮肤(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用左手大食二指从儿阳穴上捻动至关中转到总筋左边,右手大食二指捻动自阴穴向上转到关上(见

  • 鹅聚

    病名。出《三因方》卷十六。俗称莺翁,悬痈之别名。详该条。

  • 汪西颢(hào 浩)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钱塘人。编有《疟苑》一书。

  • 土柴胡

    ①见《陆川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生草药性备要》。为苦地胆之别名。各详该条。

  • 阳病治阴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①“阳胜则阴病”,阳热盛的病证,耗损了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伤,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脉虚

  • 目沙涩

    证名。见《银海精微》。指眼觉沙涩,有异物感。又名碜涩、瘾涩。多由风热、肝火、阴虚火旺或异物入目所致。症见眼内沙涩外,多伴有羞明流泪,红赤痒痛等。常见于外障眼病。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分别选用祛风

  • 子门

    即子宫口。《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类经》:“子门,即子宫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