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法则。出《灵枢·经脉》。指正气虚弱,体质较差者,用补的手法治疗。详针刺补泻法。此原则亦用于方药治疗。
见《陕西中草药》。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四。即犀角汤第一方,见犀角汤条。
出《分类草药性》。为花蝴蝶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挑治疗法。见该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牙槽风初起先齿痛不已,后牙根肉浮肿,紫黑色,或出血,久则腐烂而臭。”多由阳明痰毒邪火上薰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可选用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参见骨槽风条。
书名。1卷。清代喉科专著。撰人未详,清·许梿校订。刊于1825年。本书总论咽喉诸证的诊治、用药及丸散验方,并记述了锁喉、重舌、气痛、乳蛾等18种咽喉病证的诊治。作者认为喉症多属火毒上升,立法以降气泻火
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病人托着胸部仰面太息,这是肺气壅塞的被迫动作。
见《岭南草药志》。即白背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