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妊娠霍乱

妊娠霍乱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胎前霍乱。多因孕期贪凉饮冷,饮食不洁,感受秽浊之邪,以致卒然发作,腹中绞痛,上吐下泻等。《叶氏女科证治》:“妊娠霍乱,或邪在上胃脘,则当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则当脐痛而利多;邪在中胃脘,则腹中痛吐利俱多。吐多伤气,利多伤血。邪击胎元,母命易殒,气血伤而无以养胎,子命易倾。此急证也,宜香苏散(香附、紫苏、陈皮甘草、姜、葱白),转筋木瓜,胎动加白术,吐泻频作先服六合汤(扁豆人参木香半夏茯苓砂仁杏仁、陈皮、藿香、甘草、姜、枣),次服丹溪安胎饮(人参、川芎黄芩、白术、当归熟地、紫苏、陈皮、甘草、砂仁、姜、枣)。”

猜你喜欢

  • 妊娠喉痹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由心胆二经伏火循经上攻、或挟外邪所致。症见咽喉或痛不能下咽、或会厌、舌根部两旁上下生紫黑点如小豆大。治以清火利咽、凉膈解毒。方用清肺化热汤。(荆芥、玄参、桔梗、甘草、射干

  • 痘疹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明代始独立设科,参见十三科条。

  • 振慄

    证名。指身体畏寒而颤抖。①多因虚寒或热郁所致。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阳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慄癃闭。”张志聪注:民病嗌塞,振慄诸证,皆悉燥热之气而为病

  • 莨菪子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仙子之别名,详该条。

  • 跖跛

    证名。《素问·通评虚实论》:“跖跛,寒风湿之病也。”指足引跛痛。《内经吴注》卷八:“足前点步谓之跖,一足偏引谓之跛。”多由风寒湿三气侵袭所致。可见于风湿痹证、脚气等病。

  • 舒筋藤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 阳明为阖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阳明主阳经之里,故为阖。

  • 南五加皮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五加皮之正品,详该条。

  • 上寒下热

    ①寒热错杂表现之一。一方面寒邪感于上,而见恶寒、恶心呕吐、舌苔白等症;另一方面,热邪结于下,而见腹胀便秘、小便赤涩等症。②上、下各有不同的疾病,如上有痰饮喘咳的寒证,下有小便淋沥疼痛的热证。《灵枢·刺

  • 疵疽

    病名。即发于肩及上臂的附骨疽。《灵枢·痈疽篇》卷九:“发于肩及臑者,名曰疵疽。其状赤黑,急疗之。”参见附骨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