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卫生宝鉴》卷九方。檀香、人参、羌活、防风各十两,薄荷、荆芥穗、甘草各二两,石膏四十两,细辛五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治头昏目眩,脑痛耳鸣,鼻塞声重。②《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方。黄芩、蝉蜕
【介绍】:明代医家。字鲁济。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于医术,在当地闻名,曾集有《经验良方》10卷,已佚。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王堆汉墓帛书简称鬾即继病。详该条。
焦,在此指脊椎棘突;五焦,即第五、六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心腧在五焦之间。”
《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
病证名。出《幼幼新书》卷二十八·伤泻第四。新生儿藏府怯弱,内受风冷,藏冷夜啼,胎寒腹痛。宜医局开胃丸(木香、蓬莪术、白术、人参、麝、芍药),乳前服。
病证名。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指眼生翳膜带青色者。
参见痧痘集解条。
指阳乘阴的脉象。出现于内关外格的病证。其病内热而大小便闭,外寒而手足厥冷。《难经·三难》:“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三卷。痢疾脓血相杂,为湿热毒气内侵所致,因毒气化热,热迫血行,渗出大肠,与肠间津液相搏,积热蕴结,血化为脓,故利下脓血相杂,里急后重。治宜清肠和血,用芍药汤或香连丸加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