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感衄血

外感衄血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所致的鼻衄。《症因脉治》:“外感衄血之症,恶寒身热头疼身痛,鼻孔出血。”多因外感风热,或内有积热,外冒风寒,或太阳失表,热郁于经,阳明失下,热郁于里,或温病误用辛温,扰动经血所致。有表证而见发热口干头痛目暝者,均宜清解,方用羌活冲和汤桑菊饮丹皮茅根黄芩等。如阳明失下,多兼漱水不欲咽,治宜清下,用养营承气汤去归、朴,加丹皮、牛膝、茅根。温病误用辛温致衄者,治宜清血。用黄芩芍药汤犀角地黄汤加连翘玄参葛根、茅根之类。本证可见于风湿热、流行性感冒及多种传染病过程中。参鼻衄等条。

猜你喜欢

  • 本草纲目必读

    药物学著作。24册,不分卷。清·林起龙撰。刊于1667年。本书取材于《本草纲目》。选出“日用切要,求而可得”的药物600余种,去其释名、集解诸例,只存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四项,删去重出内容,文字较为

  • 长虹贯日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乃赤脉虬丝,纵横粗细,上气轮而缠风轮,最不易治。”参见赤脉贯睛、赤丝乱脉证等条。

  • 柏叶

    出《金匮要略》。即侧柏叶,详该条。

  • 医辙

    医论著作。日人石鹿中川撰于1830年。内分总论、性质、病毒、病因、诊察、治法、药能、方剂、分量制法、养生、解脏等篇。作者主张为医不袭旧说,颇多新论,如论人之“性质”,谓性有多胆、多血、多脾之别,质有强

  • 伤寒论翼

    书名。2卷。清·柯琴撰于1674年。作者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认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有伤寒,非伤寒中独有六经也”。本此,柯氏于上卷列论伤寒大法、六经、合

  • 胎养

    见明·万全《婴儿家秘》。即养胎。详该条。

  • 家佩兰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罗勒之别名,详该条。

  • 仙传痘疹奇方

    见痘疹真传奇书条。

  • 耳环草

    见《世医得效方》。为鸭跖草之别名,详该条。

  • 外枢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维道,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