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处暑

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立秋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溽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也逐渐减少。

猜你喜欢

  • 小儿痘疹方论

    书名,1卷,宋·陈文中约撰于13世纪中期。书中首论痘疹的病源,次论治法,后辑录有关痘疹的效方,文字简要。1958年商务印书馆将本书与《小儿病源方论》合刊出版,书名:《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

  • 小儿大衄

    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

  • 杨大方

    【介绍】:见杨元直条。

  • 腰目

    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腰部,当肾俞穴直下3寸处。主治消渴,小便频数等。艾炷灸3~7壮。

  •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

  • 痰实疟

    疟疾的一种。《诸病源候论·痰实疟候》:“痰实疟者,谓患人胸鬲先有停痰结实,因成疟病,则令人心下胀满,气逆烦呕也。”详痰疟条。

  • 白疔

    病名。《外科图说》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于右鼻。”面疔的一种。参见疔条。

  • 小红米果

    见《云南中草药》。为红紫珠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辨证

    书名。4卷。清·陈尧道撰。刊于1678年。作者汇集宋元以来诸家学说,以阴、阳、表、里、虚、实等基础理论分析、论证伤寒或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病的诊断和治法。另有药方部分,熔经方、时方于一炉,阐明其主治、服

  • ①证候名。振掉动摇之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胜则动。”②脉象。《伤寒论·辨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参见动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