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血灌瞳人,详该条。
统指肾虚。其中多指肾阴虚。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手腕痈、手屈发、手牛押屈、龟毒、鼓槌风、手腕疽。由三阳经风火凝结而成。患处高肿红赤作痛,腕部活动受限,易脓,易溃为顺,宜内服荆防败毒散,外敷洪宝膏,溃后提脓去腐,按溃疡治
出《新修本草》。为铅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方全书条。
【介绍】:参见赵自正条。
出《黄帝内经太素》。即合谷刺,见该条。
【介绍】:见高秉钧条。
①经穴名。代号ST7。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少阳之会。位于面部,下颌骨髁状突之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布有面神经颧支及耳颞神经分支。并有面横动、静脉通过,最深层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